撰文、摄影:刘丹
导语:达拉维,位于印度的商业之都孟买的中心地带,是仅次于肯尼亚内罗毕的基贝拉,排名世界第二、亚洲最大的贫民窟,在近2平方公里的区域,居住着100万人。这里是穆斯林主要的居住区,由于历史问题再加上印度政府的低效率,将近方圆5平方公里的贫民窟一直没有得到改造。这里的人们,主要从事着极其低层的工作,生活条件很差,没有正规的排水系统,没有正常的电力保障,没有正常的供水系统等等。
十天!我决定用十天去记录达拉维。
达拉维
当然,对它的最初印象只是几年前的一部电影: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》。贫穷、脏乱、宗教冲突、毒品、性交易,仿佛所有关于丑陋的形容词都适用于此。
达拉维
贫民窟的附近没有安全可靠的宾馆,所以我住的很远。第一天当我背着相机在路边拦下出租车,告诉司机去达拉维的时候,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。当在我口中得到确定的答复后,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跑掉了。司机的态度让我内心的恐惧进一步的被放大。但更多的却是激起了我好奇心。
达拉维
初次进入达拉维,顶着大太阳,我们沿着狭窄的主干道横穿达拉维,走马观花,感觉并没有那么恐怖,当然也不如想象中那般有趣。于是,我们决定分开拍摄,并且远离主干道,放慢节奏,沿着幽深、昏暗又狭窄的通道闯入他们的生活区。
达拉维
我只能说,那一天,我不后悔选择了鼓起勇气走进去。因为,闭上眼我看见上帝之城的天使。
达拉维
巷子很暗,除了充满危险的气息,剩下的就只是拥挤:即便只是迎面走来一个人,也必须相互侧身才能通过。擦肩而过的人,总会用充满警惕的眼神看着我,我尽量的保持微笑,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融入这个环境。
达拉维
至于挨家挨户的门,其实只是一块布帘子,一般看不见屋子内部,只有偶尔有风从巷子口吹进来的时候,门帘被掀起一个小角,才能一窥究竟。多数情况下是各种各样死气沉沉躺着的人,或在空荡荡的木床上,或干脆就躺在地上,只有在废弃报纸上爬来爬去的孩子才使这里稍微有一点点生气。
达拉维
而这里的鬼魅远不止这些,那些幽暗的灯光,几乎听不见声音的小电视,窃窃的私语声,在脚底下窜来窜去比猫还大的老鼠,都让人不寒而栗。
达拉维
漫无目的的四处拍摄,被一群孩子的风筝吸引,追随过去发现是一片广阔的垃圾场,腐烂的气息在烈日下发酵,发出令人作呕的臭味。
达拉维
在阴凉的角落里,蹲坐着一群吸食大麻的小青年,他们看到了我,便围了上来,我只得问其中一个还在笑的青年:从哪里出去,我走错路了。这位眼窝深陷、骨瘦嶙峋、眼神微醺的小青年慵懒地伸出手给我指了指,我一边道谢一边赶紧离开。我清楚的听到他们跟了上来,我不动声色地取下脖子上的相机提在手上,再一次回过头向他们道谢。还好大路离垃圾场不远,刚绕过拐角,我就走回了大马路上,人虽不多但过往的车却不少,他们不敢轻举妄动,我沿着马路快步离开,成功地甩开了他们。
达拉维
坐在街边缓了口气,纠结了很久达拉维的拍摄是否还要继续,但最终好奇心还是战胜了理智。于是,我又从另一个方向走进了黑压压的巷子,走到了闪着光的另一端,那一秒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这里竟然隐藏了一个洒满阳光、一尘不染的大院子。地上是晒满金黄色麦饼的筛子,头上是随风舞动的纱丽,伴着洗衣剂的清香,给我的眼睛蒙上一道道彩色。小凳子上坐着一对老夫妻,老婆婆花白的头发几近垂地,伴着湿嗒嗒的水雾,和老爷爷有说有笑。
达拉维
这里的每栋小房子都有自己的颜色,每扇门都敞开着,家具略显朴素,但都干净整洁。小孩子们在一旁玩耍,打弹珠,打羽毛球,不亦乐乎。他们大方地跟我们打招呼或闲聊,那种温暖的家的感觉让我亲切。
达拉维
还有一棵大榕树,密布的树根挡住我的视线,我站在那片阴凉里看着散落一地的斑驳树影发呆,突然从树根里的小房子里走出来一个美丽的姑娘,她挽着袖子,手里拎着一桶水,远远地望着我笑。
达拉维
这就是达拉维,亚洲最大的贫民窟。
左眼是人间地狱,暗无天日。
右眼是世外桃源,与世无争。
达拉维
其实贫民窟作为一种矛盾体的存在,与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不无关系。人,总是会向收入高的地方迁移,而在农村获得的收入肯定是不如城市的。城乡收入的差距导致了大量人口向大城市集中。于是这些移民在城市空地搭建起临时建筑,形成了棚户区、城中村,成为了贫民窟最初的雏形。
达拉维
只是相对于国内大部分涌入北上广的打工者,即便最终在城市过不下去,还能重回家乡而言,大部分印度穷人几乎是孤注一掷地将全部的家产带到城市。因为印度土地私有制的关系,他们进城前大多或主动或被动的已经将土地变卖给地主了,一旦失败他们就无家可归。
达拉维
于是,当“失败者”越积越多,城市中的棚户区、城中村就会越来越大,最终膨胀成了贫民窟,诸如达拉维,成为亚洲之最。其实这就像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一样,只不过古时的农民在丧失土地所有权后只能当人家的佃农,现在的农民还可以进入城市作社会的最底层。
达拉维
当然,作为政府,谁也不想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,出现这样一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。但一方面掣肘于政治因素,另一方面印度是私有制国家,那些在达拉维住下来超过十年的贫民们,其实就已经拥有了土地私有权。这就不是城管或者房地产商意志可以解决的了。所以,发展到今天,在寸土寸金的孟买,贫民窟就成为了一个符合社会中下层人民居住的地方。如果拆掉这片棚户区,也许市容整洁了,治安也会改善,但穷人在城市立足之地也就没有了,他们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也没了。
达拉维
现在的达拉维,其实已经成为孟买最重要功能区之一,孟买所有大型酒店的洗涤中心几乎都设在这里,这也是印度的一大特色,能够用人力的地方,他们坚决不用机器。所以在这十天里,每天我和伙伴迎着晨曦走进达拉维,在数不清的小巷子中来来回回的穿梭,总能遇见那些腼腆而又友善的妇女,在门前忙忙碌碌的洗着衣服。这也不难理解,这个亚洲最大的贫民窟,实际上每年能够给孟买贡献的超过6亿美元的GDP。
达拉维
所以,就贫民窟而言,并不能以单纯的好坏来断言,它也许是一部分人的梦魇、地狱,却又是另一部分人的希望、天堂。即便是发达国家,也会存在着贫民窟,比如说纽约的哈雷姆区,贫富差距终究会造成不同人群的聚集,事物的存在即是一种合理,并不受某个人的喜恶而改变。
达拉维
很多天过去了,好多个夜里,我总是在半梦半醒间脑子里闪过无数个我在达拉维的片段,如果不是这些张照片,我甚至都怀疑自己,是否真的曾去过那里。
达拉维
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艾米时尚网立场。)